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到,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互聯網醫療行業再次迎來政策利好。
《意見》指出,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制定公布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加快創新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并推進臨床應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接觸診療成為剛需,互聯網醫療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據第三方數據機構易觀近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年度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000億元,同比增長46.7%,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事實上,今年以來,各項互聯網醫療利好政策頻出,2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鼓勵各級醫療機構借助“互聯網+”開展針對新冠肺炎的網上義務咨詢、居家醫學觀察指導等服務;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發布指導意見,提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7月15日,13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再次指出,要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業內人士表示,醫保接入互聯網醫療服務,預示該行業迎來了新的支付方,其中蘊含著新的產業變局機會。
規范、扶持互聯網醫療的政策加速出臺,相關概念股市場也表現突出。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今年以來,港股阿里健康股價累計上漲151.67%;平安好醫生股價累計上漲120.4%。A股方面,衛寧健康股價今年累計上漲111%。 |